Contact us


        学院办公室:58908536

    学生工作办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弘扬积极心态 寻找幸福密码——彭凯平:积极心理学对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的挑战与贡献

2019-05-20  Clicks:

图:讲座现场

5月15日晚,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50讲暨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73讲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科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修远基金会理事长、《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杨平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王绍光教授,及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各系所中心主任、全体辅导员、工商管理系全体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200余人参加论坛。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院长、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教授担任论坛主持。

点题:寻找幸福密码

图:刘纪鹏院长

刘纪鹏首先介绍主讲嘉宾,他说,关于幸福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在当前社会和大学教育中,抑郁等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彭凯平教授的积极心理学要解决的就是探索用科学的方法激发人性中善良美好的因素,培养积极正面的心态,让人更加幸福和快乐。

图:黄进校长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为论坛致欢迎辞。黄进表示,法大是一所法科强校,但始终致力于向多科性大学发展。不同学科尤其是心理学的教授到法大来演讲交流,对于法大的老师和同学们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彭凯平教授是清华大学著名的“网红”教授,希望像彭凯平这样的学者经常到法大讲课,促进学术交流。

图:彭凯平教授

主讲嘉宾彭凯平教授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讲起,概括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通过丰富的例证、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和现场的互动交流,彭凯平教授为在场师生上了一堂精彩而生动的心理课,教会大家弘扬积极天性,提升积极心理的力量,通过自身修为,达致幸福快乐,最终体验人生之“福流”。

积极心理学源流:自然选择的进化结果

彭凯平教授首先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源流。他表示,积极心理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讨论、探索,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科。马斯洛认为,心理学不能只研究有病的人,将人当做病人和动物,也应该研究健康的人、成熟的人、满足自我需求的人。马丁·塞里格曼教授则认为,心理学家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使人更加正面、积极的方法,探索人类的幸福、美德、意义、善良、创新等积极因素。

彭凯平介绍道,中国在积极心理学方面没有提出自己的独特理论,但通过对古代文本的大数据分析,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传承的大都是积极心理的观念和思想,这也是中华民族能绵延几千年的重要原因。

彭凯平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进化论,进化论强调自然选择,人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适者生存——适者生存并不是强者生存,人和许多野兽相比并不强大,但人类拥有智慧。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的天性?彭凯平指出,人和动物有很多共性:野蛮、凶狠、贪婪、好色等等,这部分是动物兽性的残余。但人类拥有动物所不具备的天性,这些天性都是积极的天性。通过进化,人类最终直立行走,身体结构也随之改变,其中之一就是人类独一无二的脑区。这些脑区对应情感加工、学习、语言加工等不同功能,产生同情心、想象力、爱学习、会说话、憧憬未来等人类的积极天性。

科学依据:迷走神经、人类大脑与积极心理

随后,彭凯平通过科学的分析为大家解释了积极心理学的客观依据。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发现了与人类的觉悟密切相关的迷走神经。人类喜欢抬头挺胸、仰望星空、登高望远等天性都和迷走神经的张开有关,这为人类带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心理感受;而相反,压迫迷走神经的动作和行为则令人压抑,这是人类进化的自然选择。

其次,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个脑区专门负责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这一与众不同的特性体现出人类是未来驱动而不是过去决定。现今社会上流行的所谓“原生家庭论”其实是荒谬的,是完全没科学依据的。人类可以判断、分析并做出决策,这种自由意志表明人具有未来召唤的天性,这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最后,大量实验验证表明,人类从出生后不久便具有同理心,而这种正是这种同理心使人类克服自私自利,团结起来,最终战胜比我们强大得多的野兽。由同理心这种伟大天性发展出人类的自控能力。通过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我们知道,自控能力强的人,大脑的前额叶变得非常发达,学习能力、社会关系、事业成就都比自控能力弱的人更高。而自控能力是可以通过自身修为锻炼出来的。彭凯平举例说明如体育运动、志向培养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心态,提升自控力。

彭凯平表示,人类的积极天性体现在我们感受到积极心理的时候,我们变得更加的快乐,变得更加的健康、积极。人类的积极感应产生的是一种健康的身心反应,一种积极的神经力量,是一种正能量和幸福感。

知行合一:弘扬积极心理

如何保持积极天性、弘扬积极心理?彭凯平提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道法自然,知行合一,弘扬道德心、智慧心、同理心、自控心、审美心、创造心等天性,选择最美好的事情,不勉强,不刻意,不压迫,不拘束,就会产生积极心态。

彭凯平借用佛家“五施”的概念,进一步作出解释:一是“颜施”,一定要学会天真自然的笑,这种笑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逼出来的,是“迪香式的微笑”;二是“言施”,学会说话和沟通,懂得表达和感恩,可以为我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三是“身施”,任何事情尽量自己动手,诉诸行动,运动、旅游、游戏、触摸、听音乐、唱歌、禅思、行善,都会让我们特别开心。通过善良、利他、成全别人也可以产生幸福积极的快乐,也就是“助人为乐”;四是“心施”,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往往进入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个状态马斯洛叫巅峰状态,翻译成“心流”或“福流”。五是“眼施”,通过心眼而“观”,看到、想到、说到别人未曾注意过的事物,格物致知,培养自己的慧眼禅心,悟出大智慧。通过“五施”,知行合一,弘扬人的积极天性,提升积极心态,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慧眼禅心,拈花微笑,福流涌动的境界。

点评互动:切身经历与文化差异

图:王绍光教授

王绍光教授点评表示,听完彭凯平教授的演讲,非常受启发、受教育。他提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更多的是讲求人类的共性,所进行的科学实验也大都是在西方国家进行,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得较少。彭凯平教授对此回应表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的确存在,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比希腊文化总体上要正面一些,积极一些。只不过就目前的研究而言,稍微偏重共性一些。

图:杨平教授

杨平教授在点评中表示,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如意的人,将自身的挫折和失败归咎于社会、归咎于外部因素,而很少从自身寻找原因,积极心理学正是解决许多人困惑和苦恼的一门新学科。同时,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症候,人性也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变化,儒家的“修齐治平”之外,社会也是决定个体命运的重大原因。当今社会存在很多矛盾,市场高度竞争,贫富分化,社会阶层流动不畅,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探讨人的命运,不仅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积极改造客观世界。

图:朱晓武教授

朱晓武教授在点评中通过分享切身经历,说明了积极心理学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状态的正面作用。他表示,在遇到人生困境的时候,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发现快乐可以习得。同时,通过专注投入的运动,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使身心真正体验到幸福,并带到工作、生活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积极心态,不仅自己快乐,也可以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

彭凯平教授引经据典、例证详实、论据科学,同时又明白易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幽默生动的形式,引导大家弘扬积极天性,保持积极心理,提升正能量,最终实现人生幸福感的提升,体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福流”。彭凯平精彩的演讲获得现场师生的强烈共鸣,赢得阵阵掌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本次论坛圆满落幕。

文/商金沙集团1862cc中心

图/卢云开


上一条:陈晋:改变历史、开创中国道路的历一代伟人邓小平——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51期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74讲
下一条:黄江南、李肃:从双轨制改革到新时代三轨制探索——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72讲

Close